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简报(2016年第一期)

第一期

发布时间:2016-03-08  浏览次数:1567


不断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教授治学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

在全校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浙江大学成立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这是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成立新一届的校学术委员会,校领导班子作了多次酝酿讨论,都在积极推动。尽管我们以前也有类似的学术性的委员会,但都是在做探索,以前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现在我们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把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建立起来,就要真正地做到组织健全,力配强,代表性广泛,能够发挥教授在学术管理上的权威性作用,真正地体现“教授治学”。

一、要深刻认识成立学术委员会的重要意义

(一)成化学术委员会,是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办好人满意教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对于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学术委员会制度,也是深化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頒发了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选择了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26所高校开展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而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我们浙江大学肩负的光荣任务。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利时机,着力加快构建符合办学规律、规范有序、充满话力的制度环境,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系,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员工的创新活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制度保证。

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改革既要吸收国际高等教育实践证明是具有规律性的、好的做法,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实际。 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和成果为我所用,又不能照搬、照套、照抄。我们要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特别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高校的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学术委员会的地位和 作用要与时俱进,要进一步凸显和发挥。浙 江大学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 大学制度建设中走在高校的前列。

(二)成立学术委员会是贯彻国家《高等教育法》完善大学党的领导、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者关系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法》对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顶层设计作出了规定,归纳起来就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大学的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管什么,如何管,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去创新,特别是我们浙江大学更加要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中,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

《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设立学术委员会,这是由高校的性质所决定的。 大学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事业单位,也不同于政府机关,大学首先是一个学术组织,是学者的共同体,没有教授称不上是大学,没有学生也称不上是大学。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学术 是大学的生命之源,学术是大学的立身之本, 是大学一切工作的源动力。因此,完善大学 内部治理结构要以学术为基石,建立和完善 学术委员会制度,加强学术管理,就是我们推进和落实“教授治学”的实践探索。

大学具有“学术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双重属性,实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适当分离,是符合大学本质属性要求的。国外大学一些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做法,我们可以借 鉴,不适合的我们就不能盲目照搬,所以说要服我们中国的水土,要服我们浙江大学的水土。2008年浙江大学实施的学部制改革,是促使大学管理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相对分离、更好地发挥教授群体作用的一个有益尝试。当然,我也发现我们学部、院系的一些学术组织,在体现教授治学方面有的落实得比较好,有的落实得不够好。人员组成上也不能固化那几个人,需要有一定数量比例的更替,使得有更多的教授参与到学术事务管理中,发表意见和见解。如果教授全部都参加学术组织,效率可能太低,因此委员会需要有代表性。为充分体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对独立、相互支撑,新一届的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学校领导不再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决定放手让教授们负责。这在人员组成上实现了“行政管理”与 “学术决策”的相对分离,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教授治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保障教授在学术领域行使学术权力,充分体现教授参与学校事务的民主管理。

(三)成立学术委员会,对于学校营造宽松自由、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学术活动的探究性、自主性和科学性特点,要求大学保持宽松、自由和民主的学术环境,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实行民主管理,切实保障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我到浙江大学工作后,首先提出了我的理念,就是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概括起来就是以师生为本。我一直在强化这个理念、落实这个理念,这个理念如果能真正落实我们做决策和做事情就不会偏离大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这个词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发展为什么?发展就是为人民。政府部门强调以民为本,以前叫“为人民服务”,现在叫“民生为本”。在高校就是以师生为本,这个理念是绝对不能偏废的。

学术委员会是由各个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专家教授代表组成的,是学校的最高学术组织,它的职责是对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院系设置、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学术管理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和学术道德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校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促进学校科学决策的同时,也有助于活跃 学校的学术气氛,营造追求真理、尊重学术、客观公正、民主包容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 的工作热情,调动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继续加强和完善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学术委员会成立之后,如何确保有效运作、切实发挥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建立长效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尝试,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真正把校学术委员会建设成为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最高学术组织, 这既要靠学校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也要靠各位委员自身的努力和作为。从目前高校的 总体情况看,学术权力有效行使的制度建设还普遍比较薄弱。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但是显得过于原则笼统,可操作性不够强,落实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还缺乏必要的硬性制度和具体程序。《高等教育法》第42条关于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只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我们也做了尽可能的细化和拓展,使得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能够更好地协调配合, 这就好比药物一样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配伍。

《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对职责的表述有八个方面,但总的来说,虽然有一些 创新、进步,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是比较粗线条的。加强和完善学术委员会的制度建设,要靠各位院士、教授们和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实践中去不断地细化、深化、强化、实化。

一是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尊重学术组织对学术事务的审议结论和咨询意见,确保学术委员会在“治学科”、“冶学术”、 “治教学”、“治学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致力于发扬学术民主,弘扬学术道德,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只要对学校发展有利,对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利,就不要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定,就是要去探索,去实践,去走出一条浙江大学创新发展的路子。

二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和协同配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学术管理运行机制,做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各显其长、各施其责,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三是要做好学术委员会的综合协调和服务工作。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联络办公室,要切实做好联络沟通和相关的服务工作。

各学部、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要从学校工作大局出发,对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合。同时要给予保障,从房子、经费等方面为学术委员会创造条件,让他们真正能够发挥作用。

三、对学术委员会的几点希望

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组织,这是很神圣的。大学是以学术为核心的,因此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校学术委员会的组建工作,有关人选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和研讨,先经过校务会议讨论,最后由党委常委会讨论作了决定。专家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既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职责, 聘书虽不重,但责任很重,这是学校对教授们的重托,也饱含着学校对教授们的期望。

(一)关注学校全局,积极履行职责

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专业智慧,本着对学校发展高度负责、对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学校的学术管理事务,切实履行好章程规定的职责,认真审议和评议学校学术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有主见,敢于、乐于发表意见,克服本位主义,以更加独立、 客观、全局、前瞻的眼光参与学校学术工作,为学校的学术管理、学术发展把好关,把好脉。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为一流学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要多思考学校发展问题,多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出主意、想办法。

(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学术道德

学术委员会委员要在弘扬科学精神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术道德的楷模,同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引导。要为加强师德和学风建设发挥导向性与示范性作用,倡导优良的学术品德,严格学术规范,成为学术道德的坚定维护者,对一些倾向性问题、苗头性问题,提出监管意见,使学校及时做出正确决定,在浙江大学形成良好的学术文化。

(三)团结广大教师,听取各方意见

学术委员会委员要团结广大教师,集思广益,注重调查研究,促进不同学术观点的表达,做到“和而不同”。只有把多方的意见集中起来,进行认真的讨论,才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才能把“教授治学”落到实处,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

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任期正处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学校各级应重视和支持学术委员会开展工作,赋予应有职权,规范议事规则,保障有效运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学术文化,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我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金德水在2012年11月23日“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201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根据讲话录音修改。

Copyright © 20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展计划处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0451-82518945 邮箱:fjc@hrbeu.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