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关键看“教育增值”

发布时间:2016-09-22  浏览次数:1166

    【科研与教学:不能以“零和”思维做选择】
    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是“高等教育法”的规定,也是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期盼。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更多时候只停留在理念层面,甚至还只是一句口号。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努力,本质上都是为了将这一基本办学理念落到实处。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讨论比较多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如果仅仅是以“零和游戏”思维在这两者之间做平衡选择,那不可能破解这一难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都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并不是要弱化其他职能。学校发展每一个方面的进步都会体现为办学水平的提升,最终也必然会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比较同意一个说法,科研是源、教学是流。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我们应当进一步澄清对学术研究成果表现形式的认识,发表论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样也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而且应当是一流大学学术研究最为基础的成果体现形式。  
    要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关键是找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突破点和落脚点。育人工作,核心在人。由于种种原因,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我们过去习惯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习惯于单向的知识传授,习惯于“千人一面”的考核要求,但作为培养对象的学生,他们的意愿是否得到有效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有没有充分发挥,这个需要打个问号。怎么来检验一所学校是不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我认为,关键是要看这所学校的制度设计是不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不是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办学的首要追求,是不是给学生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  
    应当说,今天国内高校的校园环境、硬件条件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已相差无几,有的可能还要好。但在软环境、学校管理上,我们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工作还没有真正围绕着学生转。比如我们讲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但国内高校的试验室面向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开放却很不够。我们的教室是教室、宿舍是宿舍、食堂是食堂,功能是单一的、布局是分离的,没有进行一体化整合来服务学生。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是思想观念要转变,师生平等、相互尊重、服务学生、支撑学生健康发展,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其次,要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学生培养的其他各方面工作中,要让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学术来服务。  
    办学者心中一定要装着学生,这是办好学、育好人的前提。但只做到这点还不够,办学者心中的学生还不能是抽象化、整齐划一的学生,一定是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个体。教育不是流水线,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这是一般性要求、普遍性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底线要求。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可称之为在底线基础上的发展性目标要求。在办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有过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辩,最后形成的共识是,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因为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单说哪一方面都不科学,育人过程中必须要将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面对国家对于人才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育人上必须要有不同的定位,即使是在同一所学校,也要坚持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不同特点的学生实施差异化的培养方案。伟大的大学、杰出的教师,就在于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通过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并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本方向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学术精神。拔尖创新人才不足,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选择了一部分学校,在物理学、数学等领域试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主要是选出一批好苗子搞“一制三化”培养,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他们提供更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着力塑造学生追求真理的卓越品质。上海交大实施注重创新、突出学科交叉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通过构建“创意无限、灵感不竭”的交叉创新平台,营造教学相长和教学科研互长的氛围;通过营造“转身遇见大师”的国际化学术环境和“随处可见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氛围,把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极具创新潜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发,从而产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创新能力。特殊人才需要特殊的人才成长路径,办学者应当有这样的胸怀和能力为各种“偏才”、“怪才”成长创造条件。

Copyright © 20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展计划处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0451-82518945 邮箱:fjc@hrbeu.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