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7-03-01  浏览次数:1479


  (三)坚持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根本标准,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要推出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深化改革,最终是要打破束缚、激发活力、释放红利,扩大改革受益面,让基层、学校、老师、学生有切实获得感。获得感是判断我们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我们工作作风的根本标准。目前各省(区、市)都编制了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去年又选择了部分省(市)就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探索。今年,各省(区、市)和高校要认真开展自评和第三方评估,全面总结综合改革的推进情况、成绩经验、困难问题,推广成功经验,明确下一步思路,切实发挥好改革导向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今年还要出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和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意见,加强改革总体设计,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今年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抓简政放权。尽快出台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意见,通过深入具体细致的工作,让文件落地生根,让基层、学校、老师切实感受到变化。简政放权涉及多个部门,触及一系列深层次问题,要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出实施细则、出配套措施,把权力从说法变成做法,从字面落到地面。二抓履职尽责。权力下放之后,还要管好,确保权力下得去,接得住,用得好。今年要出台《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暂行办法》,选取部分省份开展首次督导评价。三抓环境优化。现在基层对评审评比评估“三评”问题意见很多,教育部制定了三评清单办法,今后不在“三评”清单的不能开展检查。各地也要抓紧清理规范,用清单确认检查事项、减少检查事项、规范检查事项,让学校静心办学,让老师潜心育人。

  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工作人民群众关注、媒体聚焦,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容不得丝毫懈怠。高考改革要顺利实施,密切跟踪指导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指导上海、浙江完善改革方案和相关措施,确保今年两地基于“两依据一参考”的新录取模式顺利实施。中考改革要全面推开,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两项制度,规范中考考试加分,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破解唯分数问题。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要继续深化,推进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统筹管理,坚持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同一质量标准,平稳落实单证纳入双证考试招生改革。深化博士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申请-考核”和“分流淘汰”机制,注重加强科研创新能力考核,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质量。

  不失时机加快办学体制改革。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学校法律身份,完善产权制度,在制度上更好地落实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一系列政策。落实《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各地要抓紧研究、切实做好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分类管理等工作,保证民办教育平稳健康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改革与法治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各级教育部门、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按照中央要求,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推进本部门、本学校的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工作。一是健全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使有法可依更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法》和《校企合作条例》审议工作,完成《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案、《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和《学校安全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开展《学前教育法》调研和起草工作。二是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法规政策的执行力。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全面梳理行政职权,出台关于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高基层教育部门依法管理教育事务的能力,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护航。三是注重以法治方式解决教育难点问题。今年各地要着力落实好即将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完善学校安全制度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大力提升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干部依法治教的意识与能力。

  围绕提质增效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做强中国教育,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也是战略目标。教育对外开放不能靠外事战线“单兵独进”,各级教育部门、各类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也都有空间、有优势。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扎实做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继续推进省部共建备忘录签署工作,实现有关节点省份签约全覆盖。加快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今年,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要达到94种,实现所有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实现国别和区域研究全覆盖。做好人文交流工作是教育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要出台做好新时期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意见,提升已有六大人文交流机制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并做好中德、中南非等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筹办工作。做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加大留学生经费投入,增加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名额。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五类人才。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启动国家层面来华留学教育标准制定工作。中外合作办学是实现不出国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借鉴世界经验、引进优质资源的试验田。要下力气建设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全面发挥中外合作办学辐射作用,深化对国内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作用。进一步做好双边多边合作交流工作,在现有与46个国家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基础上,加大与各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签约力度,不断扩大提升世界对我国教育认可度。深化多边教育合作,提升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水平。大力加强孔子学院建设,着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Copyright © 20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展计划处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0451-82518945 邮箱:fjc@hrbeu.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