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理念与主要目标
(一)发展理念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国家“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署,全面落实国家教育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科教融合,开放协同,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服务需求导向,以提升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核心,以促进科教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开放协同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并举,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种能力,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力引擎。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高校科技创新质量和国际学术影响力实现新的跃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增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并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力量。具体目标包括:
——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建成若干国际领先的国家实验室、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一批协同创新平台;造就一批具有卓越国际声誉的科学大师、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涌现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引领国际科学前沿发展方向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牵头或参与组建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一批标志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技术新体系建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建立知识产权运营的专门机构和职业化队伍。
——支撑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效果显著增强。培养汇聚高端人才,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学术水平显著提升;以创新链引领学科群建设,支撑各类学校特色发展和优势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基本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产学研融合、军民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牵头建成一批国际创新平台和创新网络,牵头组织若干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分类评价改革深入推进、创新文化氛围取得明显进展。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推进。
三、坚持引领创新,抢占原始创新战略制高点
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落实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
(一)大力加强需求引导的基础研究
——坚持国家需求和问题导向,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整合高校基础研究优势和特色,建立遴选和组织高校优势领域重大项目的运行机制。引导科学家集成跨学科、跨领域的优势力量,加快重点突破,提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源头供给能力和水平。
——围绕可能催生重大创新和深刻影响未来发展的前沿科学领域,组织高校积极开展面向全球性挑战的基础研究。通过组织高校积极参与脑科学、纳米科技、全球变化应对、量子信息、蛋白质、发育与生殖、合成生物学、变革性技术的科学基础等重大科学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以及提炼和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取得重大突破。
——围绕严重制约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引导高校加强对信息、能源、安全、材料、核、网络、海洋、工程制造、深地、深海、深空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争取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以及形成可持续科技支撑能力方面发挥高校的科技力量。
——围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领域,引导高校加强对医疗卫生、健康保障、现代农业、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资源开采利用、环境修复、生态保护等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争取实现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提升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基础性、共性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将行业产业技术发展需求转化凝练为基础性的关键科学问题,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