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设要处理好八个辩证关系

发布时间:2018-05-03  浏览次数:1174


既立志做成大事

  又踏实做好小事

  提供引领型智库产品的智库是优秀智库,提供工程型智库产品的智库是合格智库,提供跟随型智库产品的智库是平庸智库。优秀智库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过程的历练与成长的积累。因此,对于中国智库来说,必须要经历一个“先求其形,再求其正,心慕手追,日进为功”的过程。如果一个智库连会议论坛、机构传播、政策阐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都做不好,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智库。一个智库如果内部的管理都松松垮垮,也绝不可能在服务决策中有高效率,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优秀智库所必备的基础能力。要想成为出色智库必须克服浮躁傲慢心态,甘于、勤于从一件件基础性的小事做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切忌“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

 既搞活体制内智库

  又做强体制外智库

  体制内智库与体制外智库作为我国智库的两大主体,在智库建设运营中存在体制内智库有资源但缺效率,体制外智库有效率但缺资源的现象。体制内智库有人才、有资源、有地位,但缺乏精细管理与高效运作,“庸懒散”“浮拖慢”的“富贵病”较为明显,加上各种制约,导致机制僵化、人员臃肿、活力不足。而体制外的社会智库思想理念活、竞争意识强、深具市场基因,不少采取了企业化管理,运营效率高,但由于存在注册登记难、职称评聘难、课题立项难、成果报送难、信息获取难、决策参与难、税费负担重等“六难一重”困难。因此,对于体制内智库要进行强力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思维理念、学科布局、研究范式再造,减少低效人员,加强快速反应能力。要为体制外智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保障,为其做大做强创造必要条件,解决招不进才、留不住人、筹不到资的突出问题,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既保持弹性工作的优点

  又谨防自由散漫的缺陷

  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与研究选题容易限制创新能力,在智库实行弹性工作制总体上符合智库运行规律,但我国智库在推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负面效果。比如一些体制内智库每周坐班只有半天,每年还有寒暑假。过于宽松的工作环境导致个别研究人员长期混日子,一年到头不知所踪,基本的工作量都无法完成;个别人员则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拿着体制的福利,把私活当主业;还有一些智库部门甚至连一个正常的会议都开不齐,即使是规定的坐班日也有人借故不来,长期以来,这些智库的松散管理与现代智库需要的组织严密、迅速反应的团队作战需要形成了冲突,影响了智库功能发挥。因此,必须适时建立一套科学、严明、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未达到基本业绩标准和长期缺勤的人员要坚决采取转岗、降级、退出等惩戒措施,在应急性任务时期实行阶段性集中坐班。

Copyright © 20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展计划处 版权所有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邮编:150001 电话:0451-0451-82518945 邮箱:fjc@hrbeu.edu.cn 技术支持: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