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高技〔2016〕2736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国发[2013]8号)有关工作部署,为加快推动“十三五”时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进一步强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支撑保障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科学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国防科工局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编制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 育 部
科 技 部
财 政 部
中 科 院
工 程 院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 防 科 工 局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2016年12月23日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有关部署,明确“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进一步强化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的支撑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划。
一、建设基础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以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加快向体系化方向发展。投入运行和在建设施总量近40个,总体技术水平基本进入国际先进行列,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托卡马克核聚变研究装置等一批设施全球领先。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科学等优势领域的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程技术、地球系统与环境科学等薄弱领域明显加强,设施布局明显优化。北京、上海、合肥等地初步形成集群化态势、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设施群。依托设施开展了蛋白质研究、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拓扑与超导新物态调控、宇宙结构起源研究、个性化药物研制等大量国际顶尖水平的科研工作,支撑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药创制、大型客机研制、核心电子器件研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有关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取得了四夸克物质发现、重大流行病跨种传播机制、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稳定控制等一批原创科技成果,推动我国高能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结构生物学等领域部分前沿方向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设施支撑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增强。设施建设和运行催生出重离子治疗癌症、低温超导材料规模化制备等一批高新技术,在突发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高速列车研制、濒危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抢救性保存、农作物基因改良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了相关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科技发展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转折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从国际看,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科学研究不断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不断加快,研究目标日益综合,科学前沿的革命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综合性极限研究手段。从国内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创新资源,是实现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掌握国家战略必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难题,越来越需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顺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解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学科布局不平衡、整体数量和原创设施偏少、科学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不够充分等突出问题,超前和系统部署“十三五”建设重点任务,推动设施运行有效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问题,为科技跨越发展夯实物质技术基础,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